包厢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毕飞宇访谈:语言,它其实是孙子

向下

毕飞宇访谈:语言,它其实是孙子 Empty 毕飞宇访谈:语言,它其实是孙子

帖子 由 犬儒派 2008-02-29, 10:52

真十:您有一本书叫《轮子是圆的》,您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您觉得在写作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不变的,只支撑写作的必须品?





毕: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一些恒久的东西,比方说,同情,互助,理解,宽容,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等值的,再比方说,小说本身,叙事和描写也是恒久的。我说“轮子是圆的”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先锋文学之后作家们对“创造性”有了一种疯魔性的追求。创造性是好的,但是,积累和沉淀也一样重要。我说过,狗熊掰棒子那样的创造,其实是很有害的。








真十:有很多作家表示自己创作小说时,脑袋里有一种强烈的画面感,跟电影的镜头差不多,通常这种小说的画面感都很强烈,但另一些小说的画面感则很差,您觉得这个与故事本身有关系么?还是叙述手段的问题?





毕:这是一个小说的进程问题。一般来说,古典主义小说的画面感都比较强,而现代主义小说的画面感则比较差。不只是文学,其它艺术种类也有这样的倾向。这样的差异是由创作思路的改变带来的,总体上说,古典小说“向外”的多,它更多地强调客体性,所以,它更在意外部的世界,它要做到外部世界的活灵活现与纤毫毕现。现代艺术是主观的,它习惯于“向内”,画面感减弱了是必然的。我的创作是从现代小说入手的,但是,在美学趣味上,人到中年之后我发现,我其实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古典主义者。








真十:您的小说语言非常有特色,作为作者本身来说,自己应该是能感觉到这种有别于他人的语言气氛的,您觉得养成您语言的客观因素是哪些?有没有一些天生的主观因素在里面?





毕:当然,我知道。不要说写小说,就是平时说话,我和别人也不同。你能让我像王朔那样说话么?不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气质,在气质的宏观调控下面,你必然会出现一种语言。别看语言这东西生龙活虎的,它其实是孙子。可是,这个孙子太闹,他太能撒娇了,一旦你被它牵住了,你离完蛋就不远了。一个作家和他的语言之间,一定要有理、有利、有节。好作家对付这个孙子总是有一手的。








真十:我二十岁写小说的时候就想让自己的小说语言在众多小说中一眼被别人识别出来,我现在快二十二岁了,觉得语言是快要养成了,但自己又快要说不好故事了,这是题外话。我第一次看您的小说是《马家父子》,我当时就觉得您小说的感觉就是自己想要的,但我个人觉得那种语言所赋予小说的气氛又有一些过多,整个文章看下来总有一些压抑和不痛快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人跟你说过这个问题,可能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您为何这般潜心于语言呢?有没有刻意呢?





毕:你的感受是对的。不只是《马家父子》,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压抑的。压抑是我的作品的一个大调子,是基调。我至今也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那么热衷于压抑,我的心只要感受到压抑我的才华就出来了,哪怕这种压抑和我的私人生活没有一点关系。我这么说似乎是夸自己了,不过,我真的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天性就是这样。当然,我的毛病我就不告诉你了。












真十:在我看来,小说中,语言只是一个壳,小说家最重要的特质还是观察生活与提取精华的能力,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您现在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





毕:我并不认为观察生活与提取精华是最重要的,这太冷静了,有些没心没肺。对一个小说家来说,他和生活的关系才是第一重要的。关系,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数不清的关系,这关系既是外部的,也是内在的,它够成了人生,和你的性格、气质、趣味、眼光相互打斗,生活由此而精彩,而灰暗,艺术由此而深入人心。



















真十:作为老一代作家,而且是老一代中比较年轻的,您觉得当下青年作家最缺少的创作心理是什么?





毕:这个需要个案分析,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对每一个作家来说,耐心都很重要。才华有一个最重要的伙伴,那就是耐心。写作是一个很耗时间的东西,有时候,一个开头就可以让你忙上好几年。一年两年还好,三年四年,五年六年,真是不好熬。年纪大了还好一点,年轻的时候要有耐心真是不容易。反正我越来越觉得,耐心也是一种才华,也是一种能力。我这样说不是卖老,想指导年轻人什么的,我这样说其实也是在鼓励我自己。








真十:很多搞创作的人都喜欢喝酒,听说您也爱喝,很多人都认为大酒之后能见人的真性情,您喝酒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毕:你得到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我不喝酒的,几乎就不沾。不是不想,是不能。不过有一点我特别想说,要想了解一个人,最可靠的还是在不喝酒的时候。“酒后见真情”,骗年轻人去吧,我是不信的。了解一个人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一顿酒的工夫肯定不够。








真十:您的很多小说给我感觉就是像一副高像素的照片,每个细节都刻画的很到位,但整体上看过去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画面,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个错综复杂却又简单的写作语境呢?





毕:我其实并没有真的做到简单,这不容易。大概在二十年前,一个编辑告诉我,任何一篇稿子到了他的手上,两分中之内他就能知道作者的年纪了,我不信。我现在信了。一个人的年纪在他作品的简繁之间其实是一目了然的。我讲这个事情无非是想说明一点,写作是越写越简单的,而不会越写越复杂。我的小说之所以写得简单一些,原因就一个,年纪到了。我的年纪可以让我写得简单一些了。








真十:在我看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可能适合每一个时代,艺术品都有一定的寿命,有的一些人认为一些当下没有被人们认可的作品会在多年后红火起来,而一切当下红火的作品会在不久被人遗忘,您觉得您的作品在当下受到的是什么待遇?您觉得哪些作品没有被人们所正视?您自己的也包括别人的。





毕:我坚持认为好作品是不朽的,可以适合于每一个时代。后来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仿佛就是为了承传它们。许多艺术品离我们都已经几千年了,好多小说离我们也好几百年了,我们还在爱。

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待遇的问题就不要说了,没意义。在短时间内,可能有一些区别,但是,把时间拉长了,五十年,一百年,我们都做不到朽。我们所处的也不是一个不朽的时代。








真十:您说好的人物形象有自己的生命,那么作为叙述者,你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小说人物的生命力足以改变您自己的生命么?如果“他”精神够强大的话。





毕:好的人物形象与作家之间可以算半个亲人,为什么算半个?因为你怕他。在现实生活中,我很少怕什么人,但是,我作品中的人物我怕。《青衣》里的筱燕秋,《玉米》里的玉米,《平原》里的端方、三丫,这些人我都怕。他们都是凛然的,尤其是《青衣》里的筱燕秋,我在写《青衣》的时候从来都没敢正视过她,所以,直到写完,我都不知道她长什么样。一个目光刻毒的批评家问过我:“你的小说中为什么没有肖相描写?”老实说,我并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但是,我真的不愿意做肖相描写。我愿意与我小说中的人物心贴心,可是,我坚决不愿意与我小说中的人物面对面。





——我和他们的关系?我怎么才能说得更准确一些呢,他们是我的冤家。我好象上辈子欠了他们的。他们总是纠缠着我,今天是你,明天是他。我的身体内部一直有人,一天也没有轻松过。












真十:您反对给作家定位,也反对说什么男女,在您看来,不管是作家还是男女,人的共同的地方在哪里?抛开身体之外。





毕:爱自由,爱享受。但都不容易。



















真十:您常描写农村生活,如《武松打虎》、《枸杞子》等一系列小说,如果把人类历史比作一条河的话,那么乡村就是发源地,城镇就是中游,城市就是下游,您如何看待这三者联系?如果让您选择,您更愿意选择哪种方式?





毕:毫无疑问,城市。












真十:中国大批作家是从先锋小说里走出来的,很多人似乎也把你归为其中,先锋小说有时候就像一盘自己布局的棋然后自己再解开,现在很多先锋小说家似乎都觉得这样玩儿没意思了,又回归到了小说叙事的母体上去,对于您来说,您现在的创作心态和方式是什么样的?





毕:我自认为我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我敢说自己正确,是因为我不在意什么方式了。我有了我自己的积累,毕竟做这个都做了二十多年了。但是,所谓正确的道路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和挑战,事实上,一个作家在他写了二十多年之后他所遇到的挑战是空前的。这是一个悖反,在你“不会”的时候,你渴望“会”,你真的“会”了,你觉得还不如“不会”。我的很大的力气都花在和“会”做斗争上,其实也狼狈。不过乐趣似乎也就在这里。












真十:中国先锋小说在语言、结构、层次上玩了一把后,似乎再也找不到新的突破口,随即暗淡下去,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衰落的过程的?您觉得小说试验对于小说写作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为?





毕:这很必要,我永远向探索的人致敬。












真十:您曾经表示过,自己只觉得写来写去只是在写一个故事,母题就是疼痛。那么这个故事母体具体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疼痛?有没有在你生活中产生过具体的影响?





毕:我关注生存问题,关心这个问题你就只能是不舒服的,在骨子里,我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那你只能闲操心,有时候还要生闷气。这是我写作的驱动力。








真十:有没有想过写“疼痛”以外的故事?生活给您的感受难道只有此而已?还是其他的引不起您的兴趣?





毕:想过,生活给我的当然也不可能就是疼痛那么一点点。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我自己,万能的作家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一生能把一件事写透彻了就不容易了,贪婪不得。当然,又有谁会认为一个小说家在写疼痛就是“疼痛”的那些事呢?不会有人这么认为的。












真十:那么在您看来,人究竟为了什么而活?一万个人可能有一万个答案,您有没有想过其中有没有什么共性?





毕:我不知道,不过我想知道。我认准了一件事,这个答案就在我的写作当中。这也许是可笑的,在我能够证实它的可笑之前,我必须这样认为,否则我的活着与写作还有什么理由?












真十:除了写作之外,有没有其他的艺术爱好?对其如何看待?





毕:我听说这样的话,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不信。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实践者,我认为小说就是小说,绘画就是绘画,我永远会承认对其他艺术种类的无知,这给我省去了许多麻烦。












真十:您觉得自己在创作小说是的心态,就是当自己作为一个叙述者存在于小说世界之中时的性格,与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差别?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毕:有差别,我自己认为有差别,别人也认为有差别,几乎所有见过我的人都不相信我的小说是我写的,这就是有差别最有力的证据。我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我不重要。

犬儒派
管理员
管理员

帖子数 : 832
注册日期 : 08-02-13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