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一首,谭毅 《低地》
3 posters
当代诗一首,谭毅 《低地》
低地
谭毅
路旁的细草
将变成绿芥末
伴随我沙沙的脚步
在泥地上起劲涂抹
晨光将要升温,向下滴油
黄土迅速胀成烤土豆
夹着熟栗子,那些隐藏的石子儿
任由雀鸟
翻飞啄食
风将撑开我的花帽
象拨弄裙边起舞的啤酒盖
我借着光刮开的小道前行
体内发酵的液体
将随汗液蒸发,醉意
激动着藏于芥末孔中的鱼
它们的光泽和形体,将在潜跃中
擦除辛味,复原出早春细草的纹理
地势突然沉入沼泽
背阳的山坡
将在眼前隆起
仿佛沉思良久的隐士脱掉衣衫
昂起缺氧的头
剪影轮廓起伏像腹胀的梨
废弃在地的旧袍狂吮梨汁
变味的智慧将在唾液中
化作眼珠般的水泡
把天空歪曲为
寄生毒蘑菇的脑海
光将在隐者额头
种上几缕烟树般的影子
它们同意,靠在光背上
象吸血鬼一次次起飞,抽走黑暗
在空中化作成群的赤腹鹰
当一切可能都经历了厌倦
它们将咬断光的颈项
坠下,摔碎的身体
将在岩石攥紧的黑暗中重新坚实
次日来临,它们将变成
熟土豆身上的齿痕
凿入黎明盛宴般的图景
2007-7-6
谭毅
路旁的细草
将变成绿芥末
伴随我沙沙的脚步
在泥地上起劲涂抹
晨光将要升温,向下滴油
黄土迅速胀成烤土豆
夹着熟栗子,那些隐藏的石子儿
任由雀鸟
翻飞啄食
风将撑开我的花帽
象拨弄裙边起舞的啤酒盖
我借着光刮开的小道前行
体内发酵的液体
将随汗液蒸发,醉意
激动着藏于芥末孔中的鱼
它们的光泽和形体,将在潜跃中
擦除辛味,复原出早春细草的纹理
地势突然沉入沼泽
背阳的山坡
将在眼前隆起
仿佛沉思良久的隐士脱掉衣衫
昂起缺氧的头
剪影轮廓起伏像腹胀的梨
废弃在地的旧袍狂吮梨汁
变味的智慧将在唾液中
化作眼珠般的水泡
把天空歪曲为
寄生毒蘑菇的脑海
光将在隐者额头
种上几缕烟树般的影子
它们同意,靠在光背上
象吸血鬼一次次起飞,抽走黑暗
在空中化作成群的赤腹鹰
当一切可能都经历了厌倦
它们将咬断光的颈项
坠下,摔碎的身体
将在岩石攥紧的黑暗中重新坚实
次日来临,它们将变成
熟土豆身上的齿痕
凿入黎明盛宴般的图景
2007-7-6
犬儒派- 管理员
- 帖子数 : 832
注册日期 : 08-02-13
回复: 当代诗一首,谭毅 《低地》
风景的盛宴,或想象的地形学
——细读谭毅《低地》
一行
《低地》是谭毅迄今为止的诗歌中最复杂的一首。作为一首风景诗,它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提供了极其密集的细节(这是谭毅诗作的一贯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两条独立的词语之线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完整而变幻莫测的图案。它的经线,是“低地”这个空间性词语所衍生出的天与地、山与泽、上升与下降的对照,这条地形学的线索构成了诗的形式或结构方面;而它的纬线,则是被“盛宴”这个词激发起来的各种饮食性的隐喻,这些隐喻构成了诗的材质或物的方面。整首诗所呈现的,是风景在想象中变为盛宴空间的过程——这里的“空间”是复数的、异质性的,它有着多样的层次和形态。诗的繁复图案由这两条线交织而成,因此,对这首诗的细读,就需要辨明两条线之间的关系,从而重述进行编织的想象之针的针法。
一
比始于观。诗的想象从“路旁的细草”开始:
路旁的细草
将变成绿芥末
伴随我沙沙的脚步
在泥地上起劲涂抹
诗人所观看的,是一个还有些潮湿的早晨的风景。路旁的细草首先映入眼帘,而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总是那稠密的草势。在最初的观看中,细草尚未分化为个体,其纹理还没有显现出来。从这种混而未分的稠密状态,产生出“绿芥末”的想象。而“泥地”一词,又加强了这一比喻中粘稠的质感。于是,草地上行进的“我”的脚步,就成为对芥末的涂抹,而那“沙沙”的脚步声,又刚好是抹芥末的象声。
“抹芥末”的比喻,引入了一个人类日常饮食的场景,诗的想象由此发动。可以看到,把“细草”比作“绿芥末”只是一个偶然的、不经意间到来的想象,尽管这个想象所携带的场景(“盛宴”)最终成为了整首诗的总体隐喻。有时候,诗未必就是对一个深思熟虑的观念的展开和贯彻,而只是对某个突然到来的念头的发挥。如果说,诗中“我”行进的脚步是对细草的“起劲涂抹”,那么,这首诗的行进,也是对“绿芥末”这一隐喻所带来的念头的起劲延伸。
开篇四行写的是地面上发生的横向运动(无论是脚步的行进还是细草的铺展),而接下来,则出现了上升与下降的纵向运动:
晨光将要升温,向下滴油
黄土迅速胀成烤土豆
夹着熟栗子,那些隐藏的石子儿
任由雀鸟
翻飞啄食
“盛宴”这个念头,或者说风景的盛宴化,在这几行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潮湿的地面在晨光的照耀下升温、蒸腾,这一景象被感受为烘烤,还伴随着从天空“向下滴油”的想象(这一想象并无确切的实指对应,只是在形容风景的丰饶和美味)。由此自然产生了“黄土”与“烤土豆”、“石子”与“熟栗子”的互喻。这些人类的食物,在路旁便是雀鸟的食物,鸟儿们在黄土和石子间的起落觅食被想象为对“土豆”和“栗子”的啄食行为。土地作为鸟类的餐桌,上面的食物都是由从天而降的晨光所烹饪。细草在地面铺展,晨光照着土地和石头,雀鸟在其间翻飞起落——这些实景中的物象都被转化为另一个想象空间中的要素。整个第一段,都是将风景的空间转化为烹饪和进食的空间。
二
如果说,第一段中出现的主要是食物的隐喻,那么,第二段则出现了饮品的隐喻:
风将撑开我的花帽
象拨弄裙边起舞的啤酒盖
我借着光刮开的小道前行
体内发酵的液体
将随汗液蒸发,醉意
激动着藏于芥末孔中的鱼
它们的光泽和形体,将在潜跃中
擦除辛味,复原出早春细草的纹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中的空间不再是第一段中所写的外部的、可见的空间,而是某种内在的、潜隐性的空间。这种内在空间首先是“我”的身体空间——由于我头顶的“花帽”被感受为“啤酒盖”,因此“我”的身体便成为一个装着酒的瓶子。不过,这个比喻绝不只是视觉性的,它更是感受性的:“体内发酵的液体”的真正所指是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这种情感与酒本来就是同质的。我们在“花帽”这个词本身的语感中也可以发现这种喜悦,更何况它的边缘被作者比作“起舞”的“裙边”。
“我”带着这种喜悦和陶醉行进,“我”的激动伴随着染在草上的汗液,甚至感染了草丛中隐匿的“鱼”。于是这一段中出现了另一个潜隐性的空间:细草丛中。所谓“芥末孔中的鱼”当然是诗人虚构出来的,但是,“鱼”的光泽和形体,它在潜跃时的活力,却极好地传达了那种在细草间游动的隐匿力量。当风吹拂草丛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隐藏至深的力量,莱维托芙曾在《穿越》一诗中写到过它:
那曾在水面上运行的灵
正走过没膝的草场:
那灵所到之处,绿草就发出银光。
那自四面到临的风,天顶的太阳,
是这灵所进入的形体,
气息。圣灵。光,它的见证亦使我们见证。
无以计数的草,绵延拜倒起身,
默念着“和散那”,当这灵
在闪亮的运行中将它们触动
一次,又一次,在山坡的草场,
在一个春日,一个针眼里,
时间和空间像一根丝带穿越。
与莱维托芙将这种力量理解为圣灵的运转不同,谭毅这首诗只是赋予它以“鱼”的形象。在汉语中,“鱼跃于渊”和“鱼之乐”等说法都表明,鱼是那种活泼的生命力量和喜悦的载体。这里出现了草丛中的“鱼”与“我”体内的“酒”的关联——它们都是生命力或喜悦的形象,因而在“我”与“细草”之间发生了一种感兴或共通。我们每个人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的生命活力而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同样的,在这一段中,鱼的潜跃能够“擦除辛味,复原出早春细草的纹理”。由于这种潜隐力量的作用,每一棵草都重新显形为个体,从第一段所见的混而未分的粘稠状态中摆脱出来。
三
在前两段所书写的风景中,地形的要素并没有显现出来(“我”仿佛是在平地上行进),诗的想象主要是围绕某些物象进行。而诗的第三段突然出现了地势的变化:
地势突然沉入沼泽
背阳的山坡
将在眼前隆起
仿佛沉思良久的隐士脱掉衣衫
昂起缺氧的头
剪影轮廓起伏像腹胀的梨
废弃在地的旧袍狂吮梨汁
变味的智慧将在唾液中
化作眼珠般的水泡
把天空歪曲为
寄生毒蘑菇的脑海
与地形要素的凸显相应,诗的想象空间也发生了转换。伴随着地势“沉入沼泽”和“背阳山坡”的隆起,第一段中的烹饪与进食空间、第二段中的生命力与喜悦的内在空间都消失了,被一个隐士般的封闭或“缺氧”的智慧空间取代。无论是“雀鸟”的翻飞啄食,还是“我”在“光刮开的小道”上的行进,都是一种活动(Vita Activa),有着由此而来的全部活力、劲头和好胃口。可以说,前两段的空间是明亮的、被晨光充满的,每一样事物都带着生命自身的光泽和纹理。而当地势下沉到沼泽和阴影中,空间的质地就发生了变化,它变得阴暗了。于是,作者在此引入隐士的沉思空间,作为这种地形中风景的隐喻。
我想说,这一隐喻不仅精彩,而且具有令人惊异的准确性——无论是在视觉形象的关联还是事物内在性质的相似性上都是如此。首先,“山坡”的突然隆起,被比作隐士昂起他那“沉思良久”的“缺氧”的头,这里山的静止不动与沉思生活的静观性质刚好相应。其次,“衣衫”的褶皱与沼泽地的泥纹有一种形象上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这颗沉思的头颅,由于过于封闭和长久地处在阴暗中而发生了变质,成为“腹胀的梨”,而从中流出的智慧(“梨汁”)与沼泽中的污水同质:
变味的智慧将在唾液中
化作眼珠般的水泡
把天空歪曲为
寄生毒蘑菇的脑海
这里同样出现了饮食的隐喻,但这是在一个变质的智慧空间中的精神饮食。这颗精神之梨是***的、有毒的,它的梨汁汇成的“智慧沼泽”总是让人沉陷其中。在它恶毒的“眼珠般的水泡”的观看中,它自诩要静观的“天空”从来没有被真实地映现过,而是被歪曲为“寄生毒蘑菇的脑海”,去蛊惑和败坏一切有生命之物。
因此,地形的变化带来了空间性质的改变,与这个沼泽的低洼地形相应的,是想象的调整:从明亮、美味的烹饪或饮食空间的想象,转换为对一个阴暗变态的精神饮食空间的想象。但这并不就是空间变化的终点,事实上,在这首诗中还有着另一个更为奇特的空间形态。它既不是日常的饮食或身体空间,也不是智慧空间。这个空间是荒蛮的,但它为风景提供了一个神话的维度。
四
诗的最后一段是对山顶上的树木的想象:
光将在隐者额头
种上几缕烟树般的影子
它们同意,靠在光背上
象吸血鬼一次次起飞,抽走黑暗
在空中化作成群的赤腹鹰
当一切可能都经历了厌倦
它们将咬断光的颈项
坠下,摔碎的身体
将在岩石攥紧的黑暗中重新坚实
次日来临,它们将变成
熟土豆身上的齿痕
凿入黎明盛宴般的图景
这一段是树的变形记。山顶的树木在远望中,显得象一些虚幻的影子。这些树扎根于岩石之上,从整个山体中汲取黑暗,并具有似要飞翔的姿态——于是它们在诗人的想象中变形,成为飞翔的“吸血鬼”,并在空中化为“成群的赤腹鹰”。它们“靠在光的背上”起飞,吸走了山体的黑暗,但在厌倦和坠落之后,又重新在“岩石攥紧的黑暗”中变得坚实。这一变形的终点,是它们将变成岩石土地上的印迹——而这是它们噬咬留下的齿痕。
不难看到,整首诗的地形,从头两段的平地下降到第三段的沼泽中,在最后一段又出现了上升,亦即对山顶的远望和想象。如果说,第一、二段的空间是明亮的,却在第三段中变得阴暗,那么第四段重新将空间置入光的照射之中。不过,第四段的空间形态与头两段并不相同。第一、二段的空间是近在“我”身边的亲熟空间,它是日常化的,无论是风景本身还是风景的喻体,都是由生活本身的要素构成,它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是亲近和亲切的,丝毫没有陌生性;而第四段的空间是在远望中构成的,它的树木和岩石都有一种荒蛮和粗砺性,因而由其引发的想象也是非日常的、具有原始野性和残暴力量的图景。可以说,第一、二段的空间的明亮是日常光照的结果,而第四段中的空间却受到了一种神话性质的光的照耀,因而包含着某种原始气息。最后一段的想象不是“就近取譬”,从生活中寻找喻体,而是一种遥远的、处在荒蛮高处的想象。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最后一段的空间虽然是在光照之下,但却同时是在黑夜中显现的空间:无论是吸血鬼、赤腹鹰,还是岩石,都具有一种不可穿透的神秘和黑暗性。
在这一黑夜的空间中,饮食采取了血腥的原始形态:在其中出现的食物和饮品不再是文明人类的“芥末”、“烤土豆”、“熟栗子”或“啤酒”,也不是沉思者所食的精神之“梨”,而是血一样粘稠的黑暗。饮食的方式也不是雀鸟们的“啄食”或人类的吃喝,而是吸血鬼式的吸噬,是赤腹鹰那从天而降的撕咬。这是另一种盛宴,它是对一切日常生活边界和静观式的思想边界的越出,它将诗抛入到一种奇异的光芒或黑暗中,并在那里完成了诗的超升。
的确,我们可以用最日常的语言,将这首诗复述为对于细草、晨光、雀鸟、花帽、风、沼泽、山坡和山顶上的树木的隐喻性的描写。但是,在这种复述中,我们错失了诗本身所要构建的空间层次,而把它降低为一般性的风景诗。这既是地形学的层次,也是生活方式的层次。正如我们看到的,诗的想象的三个层面,刚好与三种地形对应:平地对应着日常生活的空间,低洼的沼泽对应着一种变态的沉思生活的空间,而峰顶则属于神话空间,属于赤腹鹰和黑暗的岩石。从时间性上说,诗的第一、二段对应着鲜活生命的早晨,第三段对应着一个智者的阴暗黄昏,最后一段则对应着一种原始荒蛮的黑夜。诗由此完成了时间上的循环,也构成了首尾的照映。而饮食性的意象,与这诸种空间的各自性质相匹配,使整个风景得以变成盛宴。在如此繁复的编织中,诗人不仅显示了惊人的想象力,而且贯穿了一种对于空间本性和人类生活方式的理解。它表明,一首诗最重要的不是任何空泛的观念或抒情冲动,而是对细节的专注,以及对自然和世间万象进行理解的热情。
一 行
2007年8月于昆明
——细读谭毅《低地》
一行
《低地》是谭毅迄今为止的诗歌中最复杂的一首。作为一首风景诗,它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提供了极其密集的细节(这是谭毅诗作的一贯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两条独立的词语之线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完整而变幻莫测的图案。它的经线,是“低地”这个空间性词语所衍生出的天与地、山与泽、上升与下降的对照,这条地形学的线索构成了诗的形式或结构方面;而它的纬线,则是被“盛宴”这个词激发起来的各种饮食性的隐喻,这些隐喻构成了诗的材质或物的方面。整首诗所呈现的,是风景在想象中变为盛宴空间的过程——这里的“空间”是复数的、异质性的,它有着多样的层次和形态。诗的繁复图案由这两条线交织而成,因此,对这首诗的细读,就需要辨明两条线之间的关系,从而重述进行编织的想象之针的针法。
一
比始于观。诗的想象从“路旁的细草”开始:
路旁的细草
将变成绿芥末
伴随我沙沙的脚步
在泥地上起劲涂抹
诗人所观看的,是一个还有些潮湿的早晨的风景。路旁的细草首先映入眼帘,而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总是那稠密的草势。在最初的观看中,细草尚未分化为个体,其纹理还没有显现出来。从这种混而未分的稠密状态,产生出“绿芥末”的想象。而“泥地”一词,又加强了这一比喻中粘稠的质感。于是,草地上行进的“我”的脚步,就成为对芥末的涂抹,而那“沙沙”的脚步声,又刚好是抹芥末的象声。
“抹芥末”的比喻,引入了一个人类日常饮食的场景,诗的想象由此发动。可以看到,把“细草”比作“绿芥末”只是一个偶然的、不经意间到来的想象,尽管这个想象所携带的场景(“盛宴”)最终成为了整首诗的总体隐喻。有时候,诗未必就是对一个深思熟虑的观念的展开和贯彻,而只是对某个突然到来的念头的发挥。如果说,诗中“我”行进的脚步是对细草的“起劲涂抹”,那么,这首诗的行进,也是对“绿芥末”这一隐喻所带来的念头的起劲延伸。
开篇四行写的是地面上发生的横向运动(无论是脚步的行进还是细草的铺展),而接下来,则出现了上升与下降的纵向运动:
晨光将要升温,向下滴油
黄土迅速胀成烤土豆
夹着熟栗子,那些隐藏的石子儿
任由雀鸟
翻飞啄食
“盛宴”这个念头,或者说风景的盛宴化,在这几行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潮湿的地面在晨光的照耀下升温、蒸腾,这一景象被感受为烘烤,还伴随着从天空“向下滴油”的想象(这一想象并无确切的实指对应,只是在形容风景的丰饶和美味)。由此自然产生了“黄土”与“烤土豆”、“石子”与“熟栗子”的互喻。这些人类的食物,在路旁便是雀鸟的食物,鸟儿们在黄土和石子间的起落觅食被想象为对“土豆”和“栗子”的啄食行为。土地作为鸟类的餐桌,上面的食物都是由从天而降的晨光所烹饪。细草在地面铺展,晨光照着土地和石头,雀鸟在其间翻飞起落——这些实景中的物象都被转化为另一个想象空间中的要素。整个第一段,都是将风景的空间转化为烹饪和进食的空间。
二
如果说,第一段中出现的主要是食物的隐喻,那么,第二段则出现了饮品的隐喻:
风将撑开我的花帽
象拨弄裙边起舞的啤酒盖
我借着光刮开的小道前行
体内发酵的液体
将随汗液蒸发,醉意
激动着藏于芥末孔中的鱼
它们的光泽和形体,将在潜跃中
擦除辛味,复原出早春细草的纹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中的空间不再是第一段中所写的外部的、可见的空间,而是某种内在的、潜隐性的空间。这种内在空间首先是“我”的身体空间——由于我头顶的“花帽”被感受为“啤酒盖”,因此“我”的身体便成为一个装着酒的瓶子。不过,这个比喻绝不只是视觉性的,它更是感受性的:“体内发酵的液体”的真正所指是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这种情感与酒本来就是同质的。我们在“花帽”这个词本身的语感中也可以发现这种喜悦,更何况它的边缘被作者比作“起舞”的“裙边”。
“我”带着这种喜悦和陶醉行进,“我”的激动伴随着染在草上的汗液,甚至感染了草丛中隐匿的“鱼”。于是这一段中出现了另一个潜隐性的空间:细草丛中。所谓“芥末孔中的鱼”当然是诗人虚构出来的,但是,“鱼”的光泽和形体,它在潜跃时的活力,却极好地传达了那种在细草间游动的隐匿力量。当风吹拂草丛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隐藏至深的力量,莱维托芙曾在《穿越》一诗中写到过它:
那曾在水面上运行的灵
正走过没膝的草场:
那灵所到之处,绿草就发出银光。
那自四面到临的风,天顶的太阳,
是这灵所进入的形体,
气息。圣灵。光,它的见证亦使我们见证。
无以计数的草,绵延拜倒起身,
默念着“和散那”,当这灵
在闪亮的运行中将它们触动
一次,又一次,在山坡的草场,
在一个春日,一个针眼里,
时间和空间像一根丝带穿越。
与莱维托芙将这种力量理解为圣灵的运转不同,谭毅这首诗只是赋予它以“鱼”的形象。在汉语中,“鱼跃于渊”和“鱼之乐”等说法都表明,鱼是那种活泼的生命力量和喜悦的载体。这里出现了草丛中的“鱼”与“我”体内的“酒”的关联——它们都是生命力或喜悦的形象,因而在“我”与“细草”之间发生了一种感兴或共通。我们每个人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的生命活力而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同样的,在这一段中,鱼的潜跃能够“擦除辛味,复原出早春细草的纹理”。由于这种潜隐力量的作用,每一棵草都重新显形为个体,从第一段所见的混而未分的粘稠状态中摆脱出来。
三
在前两段所书写的风景中,地形的要素并没有显现出来(“我”仿佛是在平地上行进),诗的想象主要是围绕某些物象进行。而诗的第三段突然出现了地势的变化:
地势突然沉入沼泽
背阳的山坡
将在眼前隆起
仿佛沉思良久的隐士脱掉衣衫
昂起缺氧的头
剪影轮廓起伏像腹胀的梨
废弃在地的旧袍狂吮梨汁
变味的智慧将在唾液中
化作眼珠般的水泡
把天空歪曲为
寄生毒蘑菇的脑海
与地形要素的凸显相应,诗的想象空间也发生了转换。伴随着地势“沉入沼泽”和“背阳山坡”的隆起,第一段中的烹饪与进食空间、第二段中的生命力与喜悦的内在空间都消失了,被一个隐士般的封闭或“缺氧”的智慧空间取代。无论是“雀鸟”的翻飞啄食,还是“我”在“光刮开的小道”上的行进,都是一种活动(Vita Activa),有着由此而来的全部活力、劲头和好胃口。可以说,前两段的空间是明亮的、被晨光充满的,每一样事物都带着生命自身的光泽和纹理。而当地势下沉到沼泽和阴影中,空间的质地就发生了变化,它变得阴暗了。于是,作者在此引入隐士的沉思空间,作为这种地形中风景的隐喻。
我想说,这一隐喻不仅精彩,而且具有令人惊异的准确性——无论是在视觉形象的关联还是事物内在性质的相似性上都是如此。首先,“山坡”的突然隆起,被比作隐士昂起他那“沉思良久”的“缺氧”的头,这里山的静止不动与沉思生活的静观性质刚好相应。其次,“衣衫”的褶皱与沼泽地的泥纹有一种形象上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这颗沉思的头颅,由于过于封闭和长久地处在阴暗中而发生了变质,成为“腹胀的梨”,而从中流出的智慧(“梨汁”)与沼泽中的污水同质:
变味的智慧将在唾液中
化作眼珠般的水泡
把天空歪曲为
寄生毒蘑菇的脑海
这里同样出现了饮食的隐喻,但这是在一个变质的智慧空间中的精神饮食。这颗精神之梨是***的、有毒的,它的梨汁汇成的“智慧沼泽”总是让人沉陷其中。在它恶毒的“眼珠般的水泡”的观看中,它自诩要静观的“天空”从来没有被真实地映现过,而是被歪曲为“寄生毒蘑菇的脑海”,去蛊惑和败坏一切有生命之物。
因此,地形的变化带来了空间性质的改变,与这个沼泽的低洼地形相应的,是想象的调整:从明亮、美味的烹饪或饮食空间的想象,转换为对一个阴暗变态的精神饮食空间的想象。但这并不就是空间变化的终点,事实上,在这首诗中还有着另一个更为奇特的空间形态。它既不是日常的饮食或身体空间,也不是智慧空间。这个空间是荒蛮的,但它为风景提供了一个神话的维度。
四
诗的最后一段是对山顶上的树木的想象:
光将在隐者额头
种上几缕烟树般的影子
它们同意,靠在光背上
象吸血鬼一次次起飞,抽走黑暗
在空中化作成群的赤腹鹰
当一切可能都经历了厌倦
它们将咬断光的颈项
坠下,摔碎的身体
将在岩石攥紧的黑暗中重新坚实
次日来临,它们将变成
熟土豆身上的齿痕
凿入黎明盛宴般的图景
这一段是树的变形记。山顶的树木在远望中,显得象一些虚幻的影子。这些树扎根于岩石之上,从整个山体中汲取黑暗,并具有似要飞翔的姿态——于是它们在诗人的想象中变形,成为飞翔的“吸血鬼”,并在空中化为“成群的赤腹鹰”。它们“靠在光的背上”起飞,吸走了山体的黑暗,但在厌倦和坠落之后,又重新在“岩石攥紧的黑暗”中变得坚实。这一变形的终点,是它们将变成岩石土地上的印迹——而这是它们噬咬留下的齿痕。
不难看到,整首诗的地形,从头两段的平地下降到第三段的沼泽中,在最后一段又出现了上升,亦即对山顶的远望和想象。如果说,第一、二段的空间是明亮的,却在第三段中变得阴暗,那么第四段重新将空间置入光的照射之中。不过,第四段的空间形态与头两段并不相同。第一、二段的空间是近在“我”身边的亲熟空间,它是日常化的,无论是风景本身还是风景的喻体,都是由生活本身的要素构成,它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是亲近和亲切的,丝毫没有陌生性;而第四段的空间是在远望中构成的,它的树木和岩石都有一种荒蛮和粗砺性,因而由其引发的想象也是非日常的、具有原始野性和残暴力量的图景。可以说,第一、二段的空间的明亮是日常光照的结果,而第四段中的空间却受到了一种神话性质的光的照耀,因而包含着某种原始气息。最后一段的想象不是“就近取譬”,从生活中寻找喻体,而是一种遥远的、处在荒蛮高处的想象。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最后一段的空间虽然是在光照之下,但却同时是在黑夜中显现的空间:无论是吸血鬼、赤腹鹰,还是岩石,都具有一种不可穿透的神秘和黑暗性。
在这一黑夜的空间中,饮食采取了血腥的原始形态:在其中出现的食物和饮品不再是文明人类的“芥末”、“烤土豆”、“熟栗子”或“啤酒”,也不是沉思者所食的精神之“梨”,而是血一样粘稠的黑暗。饮食的方式也不是雀鸟们的“啄食”或人类的吃喝,而是吸血鬼式的吸噬,是赤腹鹰那从天而降的撕咬。这是另一种盛宴,它是对一切日常生活边界和静观式的思想边界的越出,它将诗抛入到一种奇异的光芒或黑暗中,并在那里完成了诗的超升。
的确,我们可以用最日常的语言,将这首诗复述为对于细草、晨光、雀鸟、花帽、风、沼泽、山坡和山顶上的树木的隐喻性的描写。但是,在这种复述中,我们错失了诗本身所要构建的空间层次,而把它降低为一般性的风景诗。这既是地形学的层次,也是生活方式的层次。正如我们看到的,诗的想象的三个层面,刚好与三种地形对应:平地对应着日常生活的空间,低洼的沼泽对应着一种变态的沉思生活的空间,而峰顶则属于神话空间,属于赤腹鹰和黑暗的岩石。从时间性上说,诗的第一、二段对应着鲜活生命的早晨,第三段对应着一个智者的阴暗黄昏,最后一段则对应着一种原始荒蛮的黑夜。诗由此完成了时间上的循环,也构成了首尾的照映。而饮食性的意象,与这诸种空间的各自性质相匹配,使整个风景得以变成盛宴。在如此繁复的编织中,诗人不仅显示了惊人的想象力,而且贯穿了一种对于空间本性和人类生活方式的理解。它表明,一首诗最重要的不是任何空泛的观念或抒情冲动,而是对细节的专注,以及对自然和世间万象进行理解的热情。
一 行
2007年8月于昆明
犬儒派- 管理员
- 帖子数 : 832
注册日期 : 08-02-1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