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3 posters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可供讨论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中国"概念做一些参考材料.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超越"民族国家"理解历史,是我们理解古代,包括近代历史的一个观念前提.
这是历史还原的基本要求,可以比较大限度地帮助我们避免用今天的"概念"去重造古人.
正如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文学"定义去写古代的文学史.
这是历史还原的基本要求,可以比较大限度地帮助我们避免用今天的"概念"去重造古人.
正如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文学"定义去写古代的文学史.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但是"观念","意识形态"一旦成为"事实",是我们说话的起点,是我们可能言说和不可能言说基本边界.
因此,谱系学的东西不能成为我们拆解今天"中国"的依据.
正如,台湾通过拆解"中国"想象,构造"台湾"认同,事实上其所用的理论,恰恰是拆解"台湾"的最好武器
因此,谱系学的东西不能成为我们拆解今天"中国"的依据.
正如,台湾通过拆解"中国"想象,构造"台湾"认同,事实上其所用的理论,恰恰是拆解"台湾"的最好武器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考虑到非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出身的学友,对目前文学学科操作的主要理论谱系学,意识形态批评等后现代理论话语,不是很了解.
贴一篇关于"文学"学科问题,和一位教育学博士的通信,里面包含着一些关于这些理论的个人体会,可能会具体一些.
该博士的论文题目是"研究人文学科在现代中国如何扭曲到回归本性"的历史.
贴一篇关于"文学"学科问题,和一位教育学博士的通信,里面包含着一些关于这些理论的个人体会,可能会具体一些.
该博士的论文题目是"研究人文学科在现代中国如何扭曲到回归本性"的历史.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尊敬的老师/博士:
感谢您的惠鉴,作为一名作者,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对自己文章的回应。
我这篇文章原来是一篇发言稿件,是我个人对于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文学”问题的一些随想,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文学学科”可能也包括整个人文学科在今天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个挑战,目前文学研究界开始重新思考文学的基本问题,如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文学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文学学科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此进一步的问题是该学科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这是我思考这个问题时的基本背景。
您在邮件中提了一系列与文学学科相关的问题,感谢你的问题。同时我也仔细拜读了你的论文提纲,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但实在很惭愧,作为门外汉,我实在不敢对这个领域有所发言。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准确,你的论文的主旨是探讨某个特定学科——人文学科的合理化建构及其演变历程的问题。如果我的猜想正确,那么你所思考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与我目前对文学学科的思考存在着交叉部分。这个猜想给了我回答问题的勇气,接下来,我就在这个交叉领域,并结合你对我提的问题,谈一些个人感想,请多多指正。
1、你的第一个问题“讲文学学科的发展,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的进展哪个更有代表性?”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的是:文学学科的产生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在巨大的历史变迁中,在历史的断裂中偶然形成?我所说的“偶然”指得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广泛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文学学科的诞生。现代学科建制的产生无疑是现代性的历史后果,特别是启蒙理性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了对事物可以通过科学理性加以分类、分析并掌握的知识信仰。这种对事物进行数理化的区分、分类的观念是现代学科建制的观念前提——用韦伯的概念就是“合理化”。合理化的过程作为区分的过程,首先涉及到了就是划界——明确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样就产生了什么是“文学”或“哲学”——即所谓的“文学性”之类的问题?与其他领域相比他们有什么独特性?在社会生活在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进一步的问题还有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文学的特性包括你所讨论的人文学科的特性、内涵都不一种有着自身先验本质的概念,而应是在现代合理化的背景下被“划分”出来的(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考察汉语“文学”的词义变迁就可以观察到现代学科体制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文学”观念)。因为,合理化的最大文化后果就是对事物进行了明确的划界、分类——而这些领域在前现代历史场域中是充满着复杂联系,甚至可以说“混沌不分”(比如说文史哲不分家,其实不仅是文史哲,文学与政治、宗教、甚至我们今天所谓的科学也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如古代的文人往往是集多种身份于一身)。
指出现代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在古代是“混沌不分”,并不是否认,文学创造或文学评论在前现代不存在,作为涉及想象和虚构的“文化实践”(对不起,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我把它们称为文化实践)始终存在在各个文明的历史当中,但它们作为“文学问题”或被当作与哲学或历史有区别的“文学活动”,无疑是现代文学学科在进行自我划界过程中“追溯”出来的。比如。我们今天对刘勰的理解与刘勰当年对自己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同样李白、杜甫当年也不会在今天意义上的文学专家——作家角度进行自我身份界定,而显然是以专业特性相当复杂的“士大夫”进行自我想象。关于人文学科问题,根据我有限的了解,应该来说,它的诞生与文化合理化的关系更加明确,当年狄尔泰讨论人文学科问题时,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确立无法单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的某些领域,是在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划界过程中确立自身。因此,我认为,作为“合理化”的结果,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具体到文学学科,我们不能从其内部寻找其学科建构的根源或基础(还有,你提纲中所说的人文学科的哲学或心理学基础,我想也应该是学科意识在先,然后寻找建立自身的基因——基础,而不应是哲学或心理学的发展“水到渠成”地产生了人文学科)。接着你的问题,在文学学科的建构过程中,文学评论或文学创作都不具有优先性。当然,在文学学科已经形成的背景下,进一步讨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学科意义问题,有着其专业价值,但这是一个另一层面的问题(作为一个类似鸡与蛋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
2、有了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背景,那么你所提的后面几个问题,如文学与政治或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文学的内外元素的关系问题,我想可以统一起来讨论。首先有一个问题可以讨论,你所说的“在1978年以来文学学科合理化的进程中”是否另有所指?如果指中国文学学科的建立过程,显然应该“追溯”到京师大学堂以来的学科设置历程。撇开这个问题,我们紧接着你的问题往下探讨,文学的外部——如政治、经济问题,内部——如你所说的外国理论,传统与现代、文学性问题,我之所以把他们称之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是基于第一段的讨论(当然这里还有拉康的影响)。以“文学性”为例,作为对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之特性的界定,我们上文已提到并不是一个有着自身先验本质属性的概念,而是在近现代学科合理化过程中被“划分”出来的,是一个历史性很强的概念。关于“文学性”的来历及其与文学学科的关系,卡勒等人已经进行过深入地谱系学考古,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这个过程很清晰,因为历史并不久远,我在这里就不赘述。由于“强行”从“混沌”中区分出来,因此,“文学”与政治等领域的关系就由“混沌错杂”转变为“内外”之别,但这种内外始终是紧密伴随,密不可分。如同一座房子,在没有房子之前无所谓房内房外,“文学房子”一旦建起来,一些因素包在里面,一些因素则被排除在外面,就形成了房内房外的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一个硬币的两面问题。虽然同样指出了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广大的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并不是等于回到我们熟悉的“庸俗社会学”——即社会历史决定论,或者说反映论。
恰恰相反,反映论认为,外部的社会因素决定了“文学”,而在拉康那里,是反过来从内部看到了外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是因为有了这个被学科网络所“***”出来的“文学”——这个房子才有了“文学”的外部,外部是由“文学”在确立自身过程中,是“文学”排除掉的“余数”——用比较常用的术语,文学的外部是由文学的内部所建构的。因此,文学作品分析不是从社会环境出发考察一种特定形式,而是从特定的文学形式出发,考察其与外部特别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隐秘”联系——是在形式的余数、缝隙中观察它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联系。今天在文学研究界非常盛行的意识形态批评,与这种拉康意义上的“症候”阅读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联系。我所说的文学对意识形态的适应与超越,应在这种余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层面上来理解(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特别是文学对意识形态的适应与超越问题,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的“形式意识形态”概念也相当有说服力地说明了这些,如果有兴趣可以翻阅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由“文学性”问题出发,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类推,“人文学科”概念是否也应该在这种历史性层面上来处理?从你的提纲来看,你企图对人文学科进行历时性考察的过程中讨论该学科的相关问题,但从你所用的术语“特性”、“变异”、“扭曲”到“复兴”容易让我产生一种感觉——即好象你的叙述恰恰是一种“反历史”的历时性叙述。也就是说有一种有着自身先验本质的“人文学科”,它有着自身几个方面的内涵,然后进入历史,被历史环境扭曲然后又因历史环境的变迁而复兴。据我个人的一孔之见,正如“文学性”一样,作为学科合理化的建构物,所谓的“人文学科特性”同样应是一种历史性概念,不应有跨时代的本质。我们可以讨论“人文科学”及其特性的变迁史,但是,如果讨论“人文科学”的从扭曲到复归的历史,我认为就存在着反历史的嫌疑。如果细化到讨论狄尔泰意义上的“人文科学特性”的扭曲史,那么这种疑问,我想可能会被消解,当然,我只看到了你的提纲,存在误解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我认为既然企图在历时的层面上,整体性地讨论“人文学科”问题,我想从前者切入也许会更有历史穿透力——即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正如你的提纲所提的“建国以后”,我们可以观察“建国以后”人文学科的特性或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些因素被赋予了人文学科,那些因素被排除在外,这其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讨论,这些问题,我想并不是否认“人文学科”而是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文学科”的历史性存在及其历史功能。
以上,拉拉杂杂,不知道有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假语村言,不足为训。再一次感谢你的惠鉴,以后仍期待着你的指正。
顺祝一切安好
感谢您的惠鉴,作为一名作者,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对自己文章的回应。
我这篇文章原来是一篇发言稿件,是我个人对于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文学”问题的一些随想,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文学学科”可能也包括整个人文学科在今天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个挑战,目前文学研究界开始重新思考文学的基本问题,如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文学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文学学科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此进一步的问题是该学科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这是我思考这个问题时的基本背景。
您在邮件中提了一系列与文学学科相关的问题,感谢你的问题。同时我也仔细拜读了你的论文提纲,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但实在很惭愧,作为门外汉,我实在不敢对这个领域有所发言。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准确,你的论文的主旨是探讨某个特定学科——人文学科的合理化建构及其演变历程的问题。如果我的猜想正确,那么你所思考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与我目前对文学学科的思考存在着交叉部分。这个猜想给了我回答问题的勇气,接下来,我就在这个交叉领域,并结合你对我提的问题,谈一些个人感想,请多多指正。
1、你的第一个问题“讲文学学科的发展,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的进展哪个更有代表性?”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的是:文学学科的产生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在巨大的历史变迁中,在历史的断裂中偶然形成?我所说的“偶然”指得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广泛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文学学科的诞生。现代学科建制的产生无疑是现代性的历史后果,特别是启蒙理性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了对事物可以通过科学理性加以分类、分析并掌握的知识信仰。这种对事物进行数理化的区分、分类的观念是现代学科建制的观念前提——用韦伯的概念就是“合理化”。合理化的过程作为区分的过程,首先涉及到了就是划界——明确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样就产生了什么是“文学”或“哲学”——即所谓的“文学性”之类的问题?与其他领域相比他们有什么独特性?在社会生活在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进一步的问题还有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文学的特性包括你所讨论的人文学科的特性、内涵都不一种有着自身先验本质的概念,而应是在现代合理化的背景下被“划分”出来的(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考察汉语“文学”的词义变迁就可以观察到现代学科体制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文学”观念)。因为,合理化的最大文化后果就是对事物进行了明确的划界、分类——而这些领域在前现代历史场域中是充满着复杂联系,甚至可以说“混沌不分”(比如说文史哲不分家,其实不仅是文史哲,文学与政治、宗教、甚至我们今天所谓的科学也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如古代的文人往往是集多种身份于一身)。
指出现代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在古代是“混沌不分”,并不是否认,文学创造或文学评论在前现代不存在,作为涉及想象和虚构的“文化实践”(对不起,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我把它们称为文化实践)始终存在在各个文明的历史当中,但它们作为“文学问题”或被当作与哲学或历史有区别的“文学活动”,无疑是现代文学学科在进行自我划界过程中“追溯”出来的。比如。我们今天对刘勰的理解与刘勰当年对自己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同样李白、杜甫当年也不会在今天意义上的文学专家——作家角度进行自我身份界定,而显然是以专业特性相当复杂的“士大夫”进行自我想象。关于人文学科问题,根据我有限的了解,应该来说,它的诞生与文化合理化的关系更加明确,当年狄尔泰讨论人文学科问题时,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确立无法单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的某些领域,是在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划界过程中确立自身。因此,我认为,作为“合理化”的结果,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具体到文学学科,我们不能从其内部寻找其学科建构的根源或基础(还有,你提纲中所说的人文学科的哲学或心理学基础,我想也应该是学科意识在先,然后寻找建立自身的基因——基础,而不应是哲学或心理学的发展“水到渠成”地产生了人文学科)。接着你的问题,在文学学科的建构过程中,文学评论或文学创作都不具有优先性。当然,在文学学科已经形成的背景下,进一步讨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学科意义问题,有着其专业价值,但这是一个另一层面的问题(作为一个类似鸡与蛋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
2、有了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背景,那么你所提的后面几个问题,如文学与政治或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文学的内外元素的关系问题,我想可以统一起来讨论。首先有一个问题可以讨论,你所说的“在1978年以来文学学科合理化的进程中”是否另有所指?如果指中国文学学科的建立过程,显然应该“追溯”到京师大学堂以来的学科设置历程。撇开这个问题,我们紧接着你的问题往下探讨,文学的外部——如政治、经济问题,内部——如你所说的外国理论,传统与现代、文学性问题,我之所以把他们称之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是基于第一段的讨论(当然这里还有拉康的影响)。以“文学性”为例,作为对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之特性的界定,我们上文已提到并不是一个有着自身先验本质属性的概念,而是在近现代学科合理化过程中被“划分”出来的,是一个历史性很强的概念。关于“文学性”的来历及其与文学学科的关系,卡勒等人已经进行过深入地谱系学考古,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这个过程很清晰,因为历史并不久远,我在这里就不赘述。由于“强行”从“混沌”中区分出来,因此,“文学”与政治等领域的关系就由“混沌错杂”转变为“内外”之别,但这种内外始终是紧密伴随,密不可分。如同一座房子,在没有房子之前无所谓房内房外,“文学房子”一旦建起来,一些因素包在里面,一些因素则被排除在外面,就形成了房内房外的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一个硬币的两面问题。虽然同样指出了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广大的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并不是等于回到我们熟悉的“庸俗社会学”——即社会历史决定论,或者说反映论。
恰恰相反,反映论认为,外部的社会因素决定了“文学”,而在拉康那里,是反过来从内部看到了外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是因为有了这个被学科网络所“***”出来的“文学”——这个房子才有了“文学”的外部,外部是由“文学”在确立自身过程中,是“文学”排除掉的“余数”——用比较常用的术语,文学的外部是由文学的内部所建构的。因此,文学作品分析不是从社会环境出发考察一种特定形式,而是从特定的文学形式出发,考察其与外部特别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隐秘”联系——是在形式的余数、缝隙中观察它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联系。今天在文学研究界非常盛行的意识形态批评,与这种拉康意义上的“症候”阅读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联系。我所说的文学对意识形态的适应与超越,应在这种余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层面上来理解(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特别是文学对意识形态的适应与超越问题,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的“形式意识形态”概念也相当有说服力地说明了这些,如果有兴趣可以翻阅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由“文学性”问题出发,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类推,“人文学科”概念是否也应该在这种历史性层面上来处理?从你的提纲来看,你企图对人文学科进行历时性考察的过程中讨论该学科的相关问题,但从你所用的术语“特性”、“变异”、“扭曲”到“复兴”容易让我产生一种感觉——即好象你的叙述恰恰是一种“反历史”的历时性叙述。也就是说有一种有着自身先验本质的“人文学科”,它有着自身几个方面的内涵,然后进入历史,被历史环境扭曲然后又因历史环境的变迁而复兴。据我个人的一孔之见,正如“文学性”一样,作为学科合理化的建构物,所谓的“人文学科特性”同样应是一种历史性概念,不应有跨时代的本质。我们可以讨论“人文科学”及其特性的变迁史,但是,如果讨论“人文科学”的从扭曲到复归的历史,我认为就存在着反历史的嫌疑。如果细化到讨论狄尔泰意义上的“人文科学特性”的扭曲史,那么这种疑问,我想可能会被消解,当然,我只看到了你的提纲,存在误解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我认为既然企图在历时的层面上,整体性地讨论“人文学科”问题,我想从前者切入也许会更有历史穿透力——即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正如你的提纲所提的“建国以后”,我们可以观察“建国以后”人文学科的特性或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些因素被赋予了人文学科,那些因素被排除在外,这其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讨论,这些问题,我想并不是否认“人文学科”而是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文学科”的历史性存在及其历史功能。
以上,拉拉杂杂,不知道有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假语村言,不足为训。再一次感谢你的惠鉴,以后仍期待着你的指正。
顺祝一切安好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实在够复杂的。
我对“伪君子”提出的要在超越“民族”概念前提下想象古典时代的主张,倒是很赞同。
说实话,论理跨度太大,一时还摸不着头绪。
后边的那篇通信,我感觉太“学术”了,好像跟“中国民族”想象关系太疏。
关于通信涉及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写信人的观点时说得通的,就是说,人文学科学科特性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属于“偶然出现”,但是,信中被谈论的观点也说得通:这种特性有先验根据,人文学科的出现是必然的。
我对“伪君子”提出的要在超越“民族”概念前提下想象古典时代的主张,倒是很赞同。
说实话,论理跨度太大,一时还摸不着头绪。
后边的那篇通信,我感觉太“学术”了,好像跟“中国民族”想象关系太疏。
关于通信涉及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写信人的观点时说得通的,就是说,人文学科学科特性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属于“偶然出现”,但是,信中被谈论的观点也说得通:这种特性有先验根据,人文学科的出现是必然的。
zhiheng_p- 版主
- 帖子数 : 423
注册日期 : 08-02-12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不是我提出,这是知识考古学问题,在民族国家之外拯救历史,目前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至少是必须回应的问题.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这封信是谈另一个问题,贴在这里是为了谈谈理论方法问题.目的是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友了解一些理论,因为存在着学科差异,一些方法在其他学科中比较陌生,这常常是争论发生的重要原因.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信中被谈论的观点也说得通:这种特性有先验根据,人文学科的出现是必然的。 -----------------------------------------------------------
首先指出,从依据到必然的逻辑距离相当大.
谱系学从不否认依据,但拆解的正是必然.
首先指出,从依据到必然的逻辑距离相当大.
谱系学从不否认依据,但拆解的正是必然.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堆积木,是谱系学的很好比喻.
就那么几块木块,不同的堆法形成不同的形象.
前一个形象和后一个形象之间材料可能相同,但形象不同.
理解过去,所以需要考古,挖出被现在的形象遗忘的过去.
就那么几块木块,不同的堆法形成不同的形象.
前一个形象和后一个形象之间材料可能相同,但形象不同.
理解过去,所以需要考古,挖出被现在的形象遗忘的过去.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谱系学还有一个比喻,就是光谱. 确定光的颜色不取决于光本身,而取决于在光谱中的位置,即相互关系.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所以谱系学的提问方式是:是什么力量催生了人文学科,什么力量提供了归纳法,而不是人文学科从那里来,现在怎么样,又将到哪里去.
伪君子- 版主
- 帖子数 : 1665
注册日期 : 08-02-17
回复: 发一篇对"中国民族"想象进行知识考古的文章
文学和意识形态的内部/外部论,余数论很精彩,关于二者的关系和决定论的批判,威廉姆斯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专章阐述,伊格尔顿的重写论也值得参考。
犬儒派- 管理员
- 帖子数 : 832
注册日期 : 08-02-1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